
張玲莉,,女,,侗族,中共黨員,博士,,桂林醫(yī)學院基礎醫(yī)學院病理生理學教研室副主任。
2019年秋,,張玲莉從廣東醫(yī)科大學的附屬醫(yī)院進入桂林醫(yī)學院從事全職教學工作,。由于工作崗位的變動,初到桂醫(yī),,她主動提出給自己少排課,,以便有更多的時間提升教學能力,因為她覺得“作為教師,,一旦踏上講臺,,就不再代表著個人,而是代表著教師這個群體,;而作為教師,,首先要做的就是講好課?!睘榱丝焖偬嵘约旱慕虒W能力,,她一方面在大量聽課和觀摩授課視頻的同時積極參加各種教學培訓,另外一方面通過參加各種教學比賽,,用比賽的壓力督促自己進步,。為了講好病理生理課程,她努力專研各種教學教材,,經(jīng)常制作課件到深夜,。為了更好改進教學,她在每次講完課后,,都會耐心詢問學生的上課感受,,了解授課的不足之處,加以改進,,不斷嘗試各種教學改革去提高教學效果,。正是因為她這種對教學工作的極大熱情和高度的責任感,讓她贏得學生的喜愛和尊重,,讓她的課程大受歡迎,。她也先后獲得桂林醫(yī)學院第五屆、第六屆醫(yī)學專業(yè)課程全英授課比賽三等獎,基礎醫(yī)學院第二屆“課程思政“教學案例設計大賽一等獎,,桂林醫(yī)學院2021年教育教學信息化大賽系列微課三等獎,,桂林醫(yī)學院課程思政教學設計暨教案撰寫競賽三等獎,桂林醫(yī)學院2022年教書育人綜合業(yè)績?nèi)泉劇?/p>

張玲莉老師輔導學生寫大學生畢業(yè)論文
除了在教學上認真負責外,,張玲莉?qū)Υ龑W生就像對待自己的孩子,。無論是作為授課老師、大學生班級導師,,還是作為學生社團的指導老師,,她對每一個學生都一視同仁,把所有的學生都看作是自己的孩子,,讓學生感受到了就像自己家人一般的愛,。這種愛可能只是一個稱呼,一個在與學生交流時只呼名不道姓的稱呼,,曾有學生表示“張老師,,您是第一個這樣喚我名字的老師,讓我感覺老師就像我的家里人”,。這種愛也可能只是一個求助電話,。張玲莉是20級3班導師,班上有個學生發(fā)現(xiàn)自己感染乙肝而焦慮不安,,外出參加考試遭遇不公平對待,,學生第一時間想到就是向張玲莉老師打電話。這種愛也可能一頓飯,,在擔任19級留學生授課老師時,,張玲莉發(fā)現(xiàn)該班留學生自疫情開始就沒再回過家,于是主動熱情邀請留學生到家中一起做飯感受家的氛圍,,學生走時說“老師,,您是我們來中國后第一位邀請我們到家里做客的老師”。這種愛還可能是一種陪伴,,周末,、端午節(jié)陪著學生社團里的學生去做志愿活動。

張玲莉老師端午節(jié)帶領學生做中醫(yī)藥文化的志愿者活動
或許張玲莉老師做的事再平凡不過,,但是正是一個個像張老師這樣的老師,,在平凡的崗位上,以平凡的愛心和匠心教書育人,,用自己平凡的奉獻詮釋著桂醫(yī)“弘德善醫(yī)”的校訓,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