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宣部、教育部共同組織開展2024年度全國教書育人楷模宣傳活動,,共推選出12位全國教書育人楷模,。他們有的深耕思政教育,傳播黨的創(chuàng)新理論,;有的扎根基層一線,,托舉學生成才夢想;有的創(chuàng)新教學方法,,不斷提升教書育人本領……他們大力弘揚教育家精神,,堅守三尺講臺,潛心教書育人,,是廣大教師的優(yōu)秀代表和杰出典范,。
堅定理想信念
“青年人才決定著祖國的未來,我愿把畢生精力獻給經濟學研究和青年人才培養(yǎng),。我的志向在此,,追求在此,樂趣也在此,?!惫畔≈辏祥_大學政治經濟學研究中心主任,、教授逄錦聚信念堅定,。
從事高等教育40年來,逄錦聚主持編寫了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》等重點教材,,先后為本科生,、研究生講授“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”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”等多門課程,累計培養(yǎng)博士生60余名,。
“每每遇到學術難題,,我都會第一個想到逄老師,他的指點總能使我們豁然開朗,?!薄板汤蠋煶L嵝盐覀儯蛔雒撾x實際的學問,?!闭勂疱汤蠋煟祥_大學的同學們十分敬佩,。教學生們如何為學,、為事、為人,,逄錦聚成為學生成才路上的引路人,。
師者,,所以傳道授業(yè)解惑也。正確的理想信念是教書育人,、播種未來的指路明燈,。
“沒想到,思政課還可以這樣上,!”“王老師的課貼近生活,,教學手段也很‘新潮’?!痹谛陆r業(yè)職業(yè)技術學院,,思政課教師王學利的課程很受學生歡迎。
在王學利看來,,學生們思維活躍,、動手能力強,教師要讓思政課貼近學生思想,、學習和生活實際,。他創(chuàng)新了問題式專題化“大思政課”教學模式,,并在各高職學校推廣,。一堂堂思政課,溝通心靈,、啟智潤心,、激揚斗志。
同樣懷著上好思政課的信念,,西藏職業(yè)技術學院副教授張艾平帶領學生走出教室,,把思政小課堂同社會大課堂結合起來——
組建老西藏精神學習與傳承社團,為21萬人次講解3200多場,;創(chuàng)建老西藏精神勞動教育基地,,帶領學生開荒植樹,完成110畝荒山綠化,;帶領學生調研西藏的紅色文化遺址,,設計22條紅色研學線路……通過理論與實踐的結合,張艾平努力教育引導學生立鴻鵠志,,做奮斗者,。
一位位優(yōu)秀教師,堅定心有大我,、至誠報國的理想信念,,用自己的學識、閱歷,、經驗點燃了學生對真善美的向往,。
陶冶道德情操
師者,,人之模范也。好老師當言為士則,、行為世范,,有“捧著一顆心來,不帶半根草去”的奉獻精神,。
云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廣南縣蓮城鎮(zhèn)北寧中心學校落松地小學,,坐落在大山深處。1986年,,農加貴來到這里,,成為落松地小學的第一位老師。這一干,,就是38年,。
建校之初,條件艱苦,,農加貴努力撐起整所學校,。而今,農加貴仍堅守這方校園,,繼續(xù)用知識與愛心照亮鄉(xiāng)村孩子的成長之路,。
好老師的道德情操,最終要體現到對所從事職業(yè)的忠誠和熱愛上來,。
辦公室里的一張地圖,,見證了山西省太原市萬柏林區(qū)興華學前教育集團總園長、教師安慧霞對學前教育事業(yè)的執(zhí)著,。
為解決“入園難,、入園貴”,2015年起,,安慧霞帶領老師們創(chuàng)新開展集團化辦學,,接管了多所村辦幼兒園、幫扶普惠性民辦園,。為了讓更多孩子上好園,,她還持續(xù)開展教育幫扶,派出教師團隊外出授課,、迎接各地教師跟崗學習,。地圖上,星星點點記下育人足跡,。
指尖的小小盤扣,,見證了安徽省蚌埠工業(yè)與商貿職業(yè)技術學校教師楊梅對職業(yè)教育的熱愛。
“服飾配件設計”課上,盤扣是楊梅的教學重點之一,。教室里,,楊梅耐心為學生示范指導;工作室中,,她帶領師生開展技術創(chuàng)新,、新品研發(fā)。巧手翻飛間,,學生們掌握了過硬本領,,也傳承了工匠精神。
“擇一事,,終一生,。我愿扎根職教,助孩子們用知識裝點行囊,,用技能成就夢想,。”楊梅說,。
涵養(yǎng)扎實學識
復旦大學化學與材料學院院長,、教授趙東元是功能介孔材料領域的頂尖科學家,在學生心中,,他更是一位以身垂范的老師,。
一次,在新聞發(fā)布會上介紹完自己的研究,,趙東元就一路小跑提前離開了——他要趕著去給本科生上“普通化學”課,。這門“不能遲到”的課,,他一上就是20余年,。
有多年教學經驗的趙東元,每年都會對課件進行更新,,加入前沿科學進展,,拓展本科生的知識面。針對學生不易理解的重點難點,,他還組織課題組內師生聽自己試講,、提出意見建議,確保大一本科生能夠準確理解相關內容,。
啟智潤心,、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,亦閃爍在浙江省金華師范學校附屬小學黨總支書記,、教師俞正強的數學課堂,。
如何讓小學生們喜歡數學課?“我的辦法是撥動學生的思維之弦?!庇嵴龔娬f,,例如,上“生活中的比”這一課時,,他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出發(fā),,體育比賽的比分、做飯時米與水的比例,,都成為教學案例,。“聽到這些,,孩子們的學習熱情一下子被調動起來,。”俞正強說,,生動的課堂提升了教學效果,。
東北林業(yè)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李堅,81歲高齡仍不斷探索拔尖創(chuàng)新人才培養(yǎng)新模式,。
李堅講授的“木材·人類·環(huán)境”公開課,,引導學生深入認識林業(yè)工程。他還時常為各地師生開展學術講座,,每次都會認真準備演講PPT,,并根據聽課人群及時調整講授內容和方式。他說:“來聽我講座的,,都是信任我的人,。我要盡量讓大家聽一點不一樣的新東西,不辜負大家的信任,?!?/p>
在李堅眼中,樹木與育人有相通之處,。如今,,他依然保持每天閱讀文獻、追蹤前沿科技的習慣,,用扎實學識培育祖國棟梁,。
勤修仁愛之心
教育是一門“仁而愛人”的事業(yè),有愛才有責任,。
“我是從農村出來的,,深知農村孩子讀書的不易。能為農村孩子們的教育盡點力,,是我一生的追求,。”懷著對農村孩子的愛與責任,內蒙古自治區(qū)巴彥淖爾市臨河區(qū)第二中學副校長,、教師賀來虎扎根農村教育33年,,為學生鋪就成才道路。
學生小琴家境貧寒,,賀來虎為她申請助學金,,關心她的成長;學生小陽性格叛逆,,賀來虎與他談心,,溫暖他的心靈……為身體虛弱的學生尋醫(yī)買藥,對學習困難的學生傾心輔導,,賀來虎用愛心澆灌學生美麗的心靈之花,。
從事特殊教育,需要特別的愛心,。為了讓每個學生都有人生出彩的機會,,江西省萍鄉(xiāng)市蘆溪縣特殊教育學校黨支部書記、校長,、教師劉小清樂教愛生,、甘于奉獻。
教聽障學生發(fā)音時,,她常常將學生的手貼在自己的喉部,,讓學生感受聲帶的顫動、氣流的強弱,。一個發(fā)音,,往往要教幾十遍,甚至幾百遍,?!凹幢憧诟缮嘣铩⒑韲蹈赏?,但只要聽到孩子們開口發(fā)出一個清晰的讀音,,我就感覺一切辛苦都值得!”劉小清說,。
好老師,把自己的溫暖和情感傾注到每一個學生身上,。湖南省長沙市雅禮中學校長,、教師王旭致力于讓每一個學生都享受成功的喜悅。
從教28年來,,一樁樁教育故事,,王旭記在心頭:校園里,喜歡籃球的學生加入了雅禮女籃,在國際比賽中取得佳績,;愛好計算機的學生加入了計算機興趣小組,,長大后實現了科研夢想……“尊重差異,相信孩子,,激發(fā)每一個孩子的天賦,、潛能和夢想,才能鼓舞每一個孩子成長,?!边@是王旭的育人心得。
12位全國教書育人楷模的故事,,是廣大教師感人事跡的縮影,。新征程上,廣大教師大力弘揚教育家精神,,牢記為黨育人,、為國育才的初心使命,樹立“躬耕教壇,、強國有我”的志向和抱負,,自信自強、踔厲奮發(fā),,為強國建設,、民族復興偉業(yè)作出新的更大貢獻。
來源:人民日報
網址:
http://paper.people.com.cn/rmrb/html/2024-09/12/nw.D110000renmrb_20240912_2-06.htm